• 官方微信平台

  • 手机APP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引领示范是中医的责任

明代裴一中在《言医》中指出:「医何以仁术称?仁,即天之理、生之源,通物我于无间也。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鲁迅在《两地书》十八中曾提到,「敢作敢当,也是不可不有的精神」。医者,除却「健康所系」的仁心,还有「性命相托」的责任;医院,不止于「无愧杏林」的底线,更有「德行天下」的担当。当下医疗环境困厄不前,所有医者尤能坚持对「我山」的肯定,这使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简称中山医院)在中国三甲医院行列中,尤为引人瞩目。为此,丁香园拜访了中山掌舵人樊嘉院长,在访谈中一步步解密中山的魅力。
 
一切为了患者的中山精神
1992 年至今,樊嘉院长已经在中山医院工作了 24 年。说到中山精神,他语气里充满自豪。他说:「中山医院建院已近 80 周年,八十年来,医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不管怎样变化,从老一辈创院伊始到现在,学风严谨、对待患者无私奉献、一切想着患者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一切为了患者的中山精神始终未变。」
 
樊嘉院长概括中山精神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对患者的态度要好,要同情患者,多安慰,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第二,要致力于解决患者的疾病和痛苦,这是最重要的,要求医生有严谨的学风、扎实的技术和本领;第三,要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公立医院,在重大疫情和突发状况如地震、海啸、传染病等面前,要不计个人得失和安危地走在前面。这三个层面综合起来才是中山精神的完整体现。中山人,不管是管理者、专家和广大医务人员,还是后勤人员,都是围绕这三个层面并以其为核心来服务患者、提高医术、不断升华医德医风,从而更好地为患者、社会、国家服务。
 
在中山医院工作了 24 年的樊嘉院长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中山精神。作为肝脏外科医生,高强度、高风险几乎是樊嘉院长的工作标签。繁杂的医疗和管理工作使得他长期保持每周工作 100 个小时,大量肝癌手术大大增加了他接触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的几率,甚至经常要面对手术污血溅入眼中的风险。正是因为一切为了患者的中山精神,樊嘉院长坚守在肝脏外科第一线,乐此不疲。他常说:「我们应该再给生命一次机会。」为此,他不断挑战手术难度,尝试手术禁区。至今,樊嘉院长已主刀完成了 8000 余例肝肿瘤切除手术,他首创的肝癌门静脉癌栓多模式综合治疗技术解决了门静脉癌栓形成这一影响肝癌治疗的世界性难题,使伴门静脉癌栓的晚期肝癌由不可治变为部分可治,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并被写入原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在肝移植这一肝外科的尖端领域,樊嘉院长同样成绩骄人,提出的我国肝癌肝移植适应证—「上海复旦标准」获得广泛认同。已成功实施各式肝移植 1500 多例,其中包括亚洲首例成人肝心联合移植、上海市首例成人—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上海市第一、二例成人—儿童活体肝移植、中国首例经典劈裂式肝移植、国内年龄最小的劈裂式肝移植、国际年龄最大的受体肝移植等,不断创造着「世界奇迹」。
创新是立院之魂
从普通医生成长为大型公立医院院长,樊嘉院长的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实,因为坚实,也就显得格外从容。樊嘉院长告诉丁香园,一线医生的经历为自己的管理工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身为一线临床医生的他亲历了医院的发展,了解制度流程的利弊,一线员工的需求,对医务人员、患者和后勤管理人员的所思所想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走上管理岗位,就会有的放矢地做出最适合的学科布局规划和各项决策,使得这些举措真正有利于患者,有利于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
 
樊嘉院长举例说:「在大型医院,患者一次就诊需要上下多层楼、看多个专家是常有的事。很难确定初诊应该看哪个科。如何建立更方便的就诊流程?中山医院在既往多学科合作团队(MDT)的基础上,以疾病为中心,建立起心脏中心、肝癌中心、肺癌中心、食管癌中心、胃癌中心、结直肠癌中心,还有内镜中心、生殖辅助中心、脑卒中中心等各类中心,把同一疾病相关的专家,包括内科、外科、放射科、病理科甚至超声影像科等,放在同一个区域、同一个时段开诊,患者在同一区域就能完成必要的检查和诊断,遇到疑难病例,还可以进行临时会诊。这样的模式既有利于患者,也有利于医务人员水平的整体提高,还能更进一步促进不同学科医生间的合作,对于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激发创新的技术和思路也非常有利。」
 
樊嘉告诉丁香园,创新是中山医院的立院之魂。没有创新,就不能引领医疗技术的前进发展,中山医院就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地位和将来的发展,一旦停止创新,就可能失去领先地位,就肯定会落后。
 
中山医院在创新方面素有传统。中山医院的传统特色学科心脏和肝脏学科拥有一个老中青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有老一辈的陈灏珠院士、汤钊猷院士的引领,有一大批正当年的学科骨干、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有了这样好的人才基础,加上浓郁的创新氛围,因此不断地产生新的成果。仅以肝癌研究为例,汤钊猷院士早年提出了在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亚临床肝癌理念,樊嘉院长后续开展了肝癌术后转移复发的研究及临床技术应用,实施了肝脏移植新技术和微创技术等等,多年积累使得中山医院在肝癌研究和临床方面始终走在国内乃至国际前沿,相继斩获多项国家科技一、二等奖。
 
樊嘉院长强调,创新的基础在于要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善于实践,能充分投入大临床当中,才能获得灵感;创新的初衷和目的,还是回到临床去,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让患者获益。作为医院管理者,要做的是怎样鼓励创新、促进创新交流,营造更好的创新氛围。医院已经投入了很多资金、制定了很多政策来鼓励创新,比如每年都有新技术评审。樊嘉院长自豪地告诉丁香园,虽然是院内评奖,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院内评的一等奖要处于国际领先或者国内首创才行,二等奖起码是国内先进、上海首创。……